兵馬俑芽孢桿菌一事昨日又有新進展:記者發現,福建省農科院劉波(福建省農科院院長)團隊曾在20整合負債12年發表的論文中說,採的土壤樣本是200g。
   一雙鞋底能帶出四兩土嗎該研究ARMANI項目的樣本到底來自哪裡呢記者再次採訪福建省農科院宣傳部負責人,試圖聯繫該團隊負責人劉波,但對方不願再回應。
   昨日福建的《海峽都市報》報道說,其記者在採訪該院時,對方也表示,暫時不再回應,以免讓事件討關鍵字論背離學術軌道。論文的研究結論與科學價值,應該由業內權威第三方來評價。
  樣本到底是多褐藻醣膠少1g、10g還是200g
   在該研究中,所取的樣本量到底是多少呢福建省農科院宣傳部部長黃獻光21日在向記者和秦陵博物院的說固態硬碟優點明回覆中,均說的是1克土,而且是該院一名博士到兵馬俑遺址參觀,走過參觀道後,從鞋底刮取的1g土壤樣本,土壤來源並非是兵馬俑坑內的土,並強調說是一個人的鞋底,而非很多人。
   但當天,記者在該論文的英文原文中發現,明確說明取出了10克土的樣本。黃獻光解釋說,那就是10克土吧,可能是記錯了吧!
   然而,昨日記者查閱發現,該項目的最早論文發表在2012年的《福建農業學報》(據該學報網站介紹:該期刊由福建省農科院主管、主辦,系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第六期,題目為《秦始皇兵馬俑1號坑芽孢桿菌的採集與鑒定》,文中對樣品的採集明確說明“從兵馬俑1號坑中採用三點取樣法採集土壤樣品200g,稱取10g土樣至90ml無菌水,混勻後,採用溫度篩選法和梯度稀釋塗布法分離芽孢桿菌”。
   那麼,該研究人員到底從鞋底刮下的土是1g、10g還是200g如果是200g土,也就是四兩土,從一雙鞋底刮下10g土就很少見,如果是四兩土,則顯得不可思議。
   記者瞭解到,兵馬俑一號坑周圍都有護欄,而周圍的參觀路面也都是水泥地面,一般也不會踩到多少土。
  “鞋底”取樣
   有專家認為“荒唐”
   對於福建省農科院所說,樣本來源是鞋底刮下的土,經本報報道後,在讀者中引起了廣泛關註,也有專家認為這樣的取樣顯得“荒唐”。“從鞋底的土取樣,對搞科研的來說,過於滑稽了吧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誰知道菌株是從哪來的說不定是南非的游客帶過來的呢!”來自內蒙古的一名網友調侃說。更有美國等國外的網友認為,這樣的取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有網友說還不如叫“鞋底芽孢桿菌”。
   記者採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我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幾名專家,他們表示,採樣時,一般都有很嚴格的程序,採的樣品都應該是無菌的。有的專家認為,鞋底取樣顯得有些荒唐,太不嚴謹。即使發現了新種,也不能說明新種是來源於土壤還是空氣或者垃圾之中的,也不利於後期的研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介紹,三點取樣法通俗說就是先選擇取樣地,然後選擇三個不同的點進行取土,三個點如何確定也有很多種方法。取土時要扒掉表層土,然後選擇一定的深度去取一定的連取樣之後每個點的土也不能混到一起。現在取樣一般採用五點取樣法,三點取樣法較少。
   那麼到底是“三點取樣法”取的土,還是鞋底刮下的土呢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外國元首都不能下到一號坑只能下到修複區
   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告訴記者,在她擔任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工作期間,曾委托相關高歇展秦俑坑內土層堆積樣本檢測,雙方均需簽署委托協議,送檢樣本,出離現場,辦理相關手續。取樣程序嚴格,不是隨隨便便抓一把土,首先要選擇原堆積土層,確保土質無污染,記錄取樣具體位置,狀況等。她說,如果要取樣,需要經過秦陵博物院和院里的公安部門批准同意後,才能取樣,取樣過程還要拍工作照備案。但他們從來沒有和福建省農科院有過合作,也沒有做過菌種檢測。
   記者瞭解到,兵馬俑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平時的保護、管理都十分嚴格,即使一些外國元首經批准後,一般也只是到一號坑的修複區參觀,不能下到坑裡面,下坑內的一般只有考古人員。
  不是俑坑的土為何屢提兵馬俑
   在採訪中,福建省農科院宣傳部負責人坦承,樣本來源不是秦俑坑,劉波團隊也根本沒有下過坑,只是參觀後在鞋底刮下的土。然而記者在其兩篇論文中發現,均特別強調土樣採自兵馬俑1號坑,其中2012年論文的標題更是《秦始皇兵馬俑1號坑芽孢桿菌的採集與鑒定》,而今年發表的論文標題也是強調兵馬俑坑。既然不是秦俑坑的土,論文為何屢屢借用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1號坑芽孢桿菌的採集與鑒定》中有段文字:“關於秦始皇兵馬俑坑中芽孢桿菌資源還未見報道,研究秦始皇兵馬俑坑土中的芽孢桿菌系統發育多樣性,可以促進對芽孢桿菌資源的認識,為芽孢桿菌新資源的開發提供新的途徑。”同時文中還強調“本研究以秦始皇兵馬俑1號坑中土為研究對象,首次對兵馬俑坑中土進行分離芽孢桿菌研粳並對坑中土芽孢桿菌多樣性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發現新的芽孢桿菌資源,豐富我國的芽孢桿菌資源,也為特殊環境的微生物資源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本報記者周艷濤
  20日
  媒體報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劉波(福建省農科院院長)團隊在兵馬俑1號坑土壤中發現一種地球微生物——芽孢桿菌的新種,被命名為兵馬俑芽孢桿菌,而且在國際權威雜誌發表;
  21日
  但兵馬俑方面表示,
  從未與福建農科院合作過,更沒有提供過土壤;
  對此,福建農科院回應:
  土樣並非來源秦俑1號坑,而是從鞋底刮取了
  1克
  土壤樣本;
  記者查閱該論文的英文原文發現,論文中說的土壤樣本是10克,而不是1克;
  對此,福建農科院回應:那就是10克土吧,可能是記錯了;
  昨日記者又發現,劉波團隊曾在2012年發表的論文中說,採的樣本是200克(四兩)……
  (原標題:鞋底能帶出兵馬俑四兩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b30ibgv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